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动物源产品中聚醚类化合物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聚醚类化合物残留量的检测。
Title:Determination of Polyether Residues in Animal-derived Produ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2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20364-2006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重要标准,主要用于指导动物源产品中聚醚类残留量的测定方法。这项标准的出台旨在确保食品安全,防止因聚醚类药物残留超标而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聚醚类药物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用作抗菌和促生长剂,但其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耐药性问题及环境污染。
聚醚类药物是一类具有独特化学结构的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家禽、家畜等动物的疾病。然而,这些药物在动物体内可能无法完全代谢,从而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长期摄入含有聚醚类残留的产品,可能会对人体免疫系统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引发过敏反应或慢性中毒。
GBT 20364-2006标准详细规定了测定聚醚类残留量的具体步骤和技术要求。这些方法通常包括样品前处理、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以及质谱确认等环节。每一步骤都经过科学验证,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近年来,中国多个地区已采用GBT 20364-2006标准开展相关检测工作。例如,在某大型肉鸡养殖场的抽检中,研究人员发现部分批次产品的聚醚类残留量接近警戒线。通过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并加强监管,最终成功将残留水平降至安全范围内。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GBT 20364-2006标准也在不断完善。未来,可以考虑引入更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智能化分析工具,提高检测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此外,还需加强对养殖行业的培训与指导,从源头上减少聚醚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