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怀地黄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自然环境、栽培技术、采收与加工、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相关规定批准保护的怀地黄。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Huai Rehmannia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20350-2006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地理标志产品标准,旨在保护和规范“怀地黄”的生产、加工及市场流通。怀地黄是一种以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为主要产地的传统中药材,因其独特的品质和药用价值而闻名。这项标准不仅明确了怀地黄的产地范围、种植环境要求,还对产品的质量指标进行了严格规定。
怀地黄之所以成为地理标志产品,与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密不可分。温县地处黄河中下游平原,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湿润,非常适合地黄的种植。这种环境下产出的地黄具有色泽鲜亮、质地坚实、药效显著等特点。根据标准要求,怀地黄的干燥块根含水量不得超过14%,总灰分不得超过7%,这些指标确保了其药用价值和安全性。
GBT 20350-2006 标准对怀地黄的生产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从种植到收获,每个环节都需符合特定的标准。例如,种植区域必须位于温县境内,且海拔高度不超过150米;种植前需进行土壤检测,确保符合种植条件。此外,标准还规定了地黄的采收时间、加工工艺以及包装运输的要求,以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怀地黄不仅是传统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广泛应用于现代医药和保健品领域。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怀地黄的市场需求量逐年增长,年销售额超过亿元人民币。这一趋势得益于其显著的滋补功效,尤其是在调节血糖、改善血液循环等方面的表现。
通过 GBT 20350-2006 的实施,怀地黄的品牌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同时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经济效益。据统计,怀地黄产业每年可带动温县农民增收数千万元,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