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稀土抛光粉抛蚀量的测定方法(重量法)。本文件适用于稀土抛光粉抛蚀量的测试和评价。
Title:Test Methods f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Rare Earth Polishing Powders - Determination of Erosion Amount - Gravimetric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H41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6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20167-2006《稀土抛光粉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抛蚀量的测定 重量法》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稀土抛光粉质量检测的重要规范之一。该标准详细规定了通过重量法测定稀土抛光粉抛蚀量的具体步骤和要求,为行业提供了科学、统一的检测依据。抛蚀量是衡量稀土抛光粉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直接影响其在光学玻璃、显示器基板等高端领域的应用效果。
抛蚀量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稀土抛光粉对被加工材料表面去除的材料体积。这一参数直接反映了抛光粉的磨削效率和抛光能力。强而有力的抛蚀量意味着更高的加工效率,但也可能带来表面损伤风险;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平衡抛蚀量与表面质量之间的关系。
根据GBT 20167-2006标准,重量法测定抛蚀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称量抛光前后的样品质量变化,结合抛光时间和抛光面积计算出抛蚀量。以下是具体操作流程:
(m₁ - m₂) / (t × A)
,其中m₁
为抛光前质量,m₂
为抛光后质量,t
为抛光时间,A
为抛光面积。以某知名光学玻璃制造商为例,其在生产高端显示屏时采用了符合GBT 20167-2006标准的稀土抛光粉。通过严格控制抛蚀量在合理范围内(通常为0.05-0.1 mm³/min),该公司成功实现了高效抛光的同时保持了表面光滑度。数据显示,采用该方法后,产品合格率提升了约15%,同时显著降低了废品率。
GBT 20167-2006标准为稀土抛光粉的质量检测提供了权威指导,尤其在抛蚀量的测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合理的重量法测定,不仅可以优化抛光工艺,还能提高产品质量,满足现代工业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该标准有望进一步完善,推动稀土抛光粉行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