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食品
  • GB 5009.1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5009.1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
    铅测定食品安全原子吸收光谱法食品检测
    14 浏览2025-06-09 更新pdf0.88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包括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本文件适用于各类食品中铅含量的测定。
    Title:Food safety national standard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Determination of lead in food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0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50

  • 封面预览

    GB 5009.1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
  • 拓展解读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GB 5009.12-2010 的重要性

    GB 5009.12-2010 是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之一,主要用于规范食品中铅含量的测定方法。铅是一种重金属污染物,长期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尤其是对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影响极大。因此,制定科学、严格的检测标准对于保障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测定方法与技术要求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食品中铅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两种主要技术手段。这两种方法均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能够有效检测出食品中的微量铅含量。此外,标准还明确了实验条件、样品前处理步骤以及仪器校准的具体要求,确保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通过将样品原子化后测量其吸收光谱强度,从而定量分析铅含量。
    •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适用于更高浓度范围的铅检测,操作简便但灵敏度略低于石墨炉法。

    食品中铅污染的主要来源

    食品中的铅污染可能来源于多个环节,包括土壤污染、工业排放、包装材料迁移等。例如,某些地区的土壤因历史上的工业活动而受到铅污染,种植于这些区域的农作物可能会吸收过量的铅;另外,一些劣质包装材料也可能导致食品受到铅污染。

    • 农田土壤污染:研究表明,某地区由于长期使用含铅农药,导致土壤中铅含量超标,进而影响当地农产品质量。
    • 工业排放:城市周边的工厂排放含铅废气,经空气传播后沉积到地表,进一步污染食物链。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以某大型食品生产企业为例,该企业严格按照GB 5009.12-2010 标准对生产流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铅含量监控。通过定期抽检原材料及成品,发现某一供应商提供的原料铅含量接近限值。企业立即暂停采购并更换供应商,成功避免了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标准在实际生产中的指导作用。同时,这也提醒相关企业和监管部门需持续关注食品供应链的安全性,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结语

    GB 5009.12-2010 不仅为食品中铅含量的测定提供了权威依据,也为构建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奠定了基础。未来,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和监管力度的加强,相信这一标准将在保护消费者健康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GB 5009.10-1985 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

    GB 5009.4-1985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方法

    GB 5009.205-2013 食品中二噁英及其类似物毒性当量的测定

    GB 5009.3-1985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GB 5009.33-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