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要求,包括负荷分级、电源选择、系统接线、短路保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供配电系统设计。
Title:Code for Design of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K21
国际标准分类号:29.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遵守GB 50052-19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的核心原则下,通过灵活执行和优化流程,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并提升效率。以下是10项具体的弹性方案。
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负荷分级标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减少一级负荷的覆盖范围,将部分负荷归入二级或三级负荷管理,从而降低设计复杂度和成本。
对于非关键设备,可采用共享备用电源的方式,避免为每台设备单独设置备用电源,以减少投资和运行维护成本。
在满足用电需求的基础上,合理选择变压器的额定容量,避免过大的冗余设计,同时预留一定的扩展空间,以适应未来可能的增长。
在电缆选型时,结合实际负载情况和敷设环境,选用性价比更高的材料或规格,而非一味追求高标准,以实现成本控制。
通过集中式无功补偿代替分散补偿,既满足规范要求,又能显著降低设备投入和运行能耗。
引入智能监控技术,实时监测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问题,减少人工巡检频率,提高运维效率。
对于大型项目,可将供配电系统设计分为多个阶段逐步推进,优先完成核心区域的设计与建设,后续再补充完善其他部分。
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合理合并部分功能相近的多回路供电系统,简化线路布局,降低施工难度和费用。
对于非高风险场所,可考虑使用UPS(不间断电源)等替代传统柴油发电机作为应急电源,以降低初始投资和日常维护成本。
优先选用高效节能的电气设备,如变频器、高效电机等,虽然初期投入较高,但长期来看能大幅降低运营成本,并符合绿色环保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