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医疗
  • GB 4869-1985 职业性局部振动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 4869-1985 职业性局部振动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职业性局部振动病诊断标准处理原则振动健康
    18 浏览2025-06-09 更新pdf0.43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职业性局部振动病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本文件适用于从事接触局部振动作业人员的职业性局部振动病的诊断与处理。
    Title:Diagnostic Criteria and Management Principles for Occupational Local Vibration Dise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00

  • 封面预览

    GB 4869-1985 职业性局部振动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 拓展解读

    职业性局部振动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的研究

    职业性局部振动病是一种由于长期接触振动工具或设备而引发的健康问题,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我国于1985年发布了国家标准《GB 4869-1985 职业性局部振动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该标准为职业性局部振动病的诊断和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将从诊断标准、病因分析以及处理原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诊断标准

    根据GB 4869-1985标准,职业性局部振动病的诊断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关键指标:

    • 接触史:劳动者需具有明确的职业性振动接触史,例如长期操作振动工具(如电钻、风镐等)。
    • 临床表现:患者通常表现出手指麻木、疼痛、冷感或雷诺现象(Raynaud's phenomenon),这些症状可能随着气温变化而加重。
    • 辅助检查:通过指尖温度恢复时间测定、血管反应试验等手段,进一步确认患者的血液循环障碍情况。

    二、病因分析

    职业性局部振动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 振动强度:振动工具的频率和强度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原因,高强度振动会加剧手部组织的损伤。
    • 环境因素:寒冷环境会加剧振动对血管的影响,增加患病风险。
    • 个体差异:不同人群对振动的敏感性存在差异,某些人更容易受到振动的影响。

    三、处理原则

    针对职业性局部振动病,应采取综合性的处理措施:

    • 改善工作条件:减少振动工具的使用时间,提供防振手套和保暖设备,降低振动强度。
    • 定期体检:对从事振动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定期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并干预潜在问题。
    • 康复治疗:对于已确诊的患者,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并避免病情恶化。

    总之,《GB 4869-1985 职业性局部振动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为职业健康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未来,还需结合现代医学技术,进一步优化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以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GB 4865-1985 职业性慢性氯丙烯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 4867-1996 职业性急性有机氟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 4868-1996 职业性铍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 4971-1985 汽车平顺性名词术语和定义

    GB 5044-1985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