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煤炭样品的制备方法,包括破碎、筛分、混合、缩分和空气干燥等步骤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本文件适用于煤炭商品检验、质量评定及科学研究中煤样的制备。
Title: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oal sample
中国标准分类号:D21
国际标准分类号:7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 474-2008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煤样制备方法的重要规范,它为煤炭样品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煤样制备是煤炭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的关键步骤,直接影响到后续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因此,了解并遵循这一标准对于从事煤炭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至关重要。
煤样制备不仅仅是简单的物理操作,它涉及多个环节,包括破碎、混合、缩分等。这些步骤直接决定了煤样是否能够真实反映原煤的特性。例如,在煤炭质量检测中,灰分、水分、挥发分等指标的测定都依赖于高质量的煤样。如果煤样制备不当,可能导致测试结果出现偏差,从而影响生产决策和产品质量控制。
GB 474-2008详细规定了煤样制备的具体流程和技术要求。例如,标准中明确指出,煤样应使用机械破碎设备进行处理,避免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同时,为了防止煤样氧化或污染,整个制备过程需在干燥、无尘的环境中完成。
此外,标准还强调了不同粒度煤样的适用范围。比如,用于工业分析的煤样通常需要破碎至小于0.2毫米,而用于化学成分分析的煤样则可能需要更细的粒度。这些具体要求有助于确保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以某大型煤矿为例,该矿每年需对数千吨煤炭进行质量检测。在引入GB 474-2008标准后,其煤样制备效率显著提升,测试结果的重复性也得到了保障。据统计,采用标准化制备方法后,煤样灰分测定的误差率下降了30%,这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为行业树立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综上所述,GB 474-2008作为煤样制备领域的权威标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通过严格遵守该标准,不仅可以提高煤炭检测的准确性,还能推动整个行业的规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