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偶氮氯膦I光度法测定钨中镁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钨及其合金材料中镁含量的测定。
Title:Tungsten chemical analysis method - Determination of magnesium content by Azoclorphon I spectrophot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H61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GB 4324.15-1984 钨化学分析方法 偶氮氯膦I光度法测定镁量”的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回答: GB 4324.15-1984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用偶氮氯膦I光度法测定钨中镁含量的具体步骤和要求。该方法通过显色反应使镁离子与偶氮氯膦I形成有色络合物,在特定波长下进行分光光度测量,从而计算镁的含量。
回答: 偶氮氯膦I是一种灵敏的显色剂,能够与镁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形成稳定的蓝色络合物。该络合物在600-700 nm波长范围内有显著吸收峰,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并根据朗伯-比尔定律计算镁的浓度。
回答:
回答: 根据GB 4324.15-1984标准,偶氮氯膦I与镁形成的络合物的最佳吸收波长为660 nm。因此,分光光度计应设置在此波长下进行测量。
回答: 实验中需严格控制酸度,通常使用盐酸调节溶液的pH值至适宜范围(一般为2.0-3.0)。过高的酸度可能导致络合物不稳定,而过低的酸度可能影响显色效果。
回答: 是的,空白对照是必要的。空白对照用于消除试剂本身颜色或杂质对测量结果的干扰,确保测定的准确性。空白对照的吸光度应在测量前扣除。
回答:
回答: 若实验结果超出允许误差范围,首先检查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包括试剂配制、仪器校准、环境因素等。若仍存在问题,可重新取样进行复测,必要时联系专业机构进行仲裁检验。
回答: 该方法适用于纯钨及钨合金中镁含量的测定。对于其他金属材料中的镁含量测定,需验证方法的适用性。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