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油酸加工专用谷子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高油酸加工专用谷子的栽培生产。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 Oleic Acid Millet Dedicated to Process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HBCIA 010-2022《高油酸加工专用谷子栽培技术规程》相较于旧版标准,在多个环节进行了优化和细化。本文将聚焦于“播种密度”这一关键参数的新老版本差异,并对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方法进行详细解读。
在旧版标准中,对播种密度的规定较为笼统,通常只给出一个大致范围,例如每平方米300至500株。而在新版标准中,这一参数被进一步精确为根据不同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具体划分:对于肥沃土壤且种植高产型品种时,推荐密度为每平方米450至500株;而对于贫瘠土壤或耐密植品种,则调整为每平方米350至400株。
这种变化背后的原因在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与确保作物产量之间的平衡。通过更精准地设定播种密度,可以有效避免因过密而导致植株间竞争加剧、光照不足等问题,同时也能防止因过稀造成土地利用率低下、单位面积收益减少的情况发生。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农民应首先根据自身地块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播种密度。例如,在肥沃的土地上栽培高产品种时,可以选择靠近上限值即每平方米500株左右进行播种;而在较为贫瘠的土地上或者选用耐密植品种时,则建议采用较低密度,如每平方米350株。此外,在播种前还应对种子质量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其发芽率达标,并按照标准要求做好浸种处理以促进出苗整齐。
总之,新版标准通过对播种密度更加细致化的规定,不仅提高了栽培技术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也为实现高油酸加工专用谷子的优质高效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