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职业性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本文件适用于从事三硝基甲苯作业人员的健康监护和职业病诊断。
Title:Diagnostic Criteria and Management Principles for Occupational Chronic Trinitrotoluene Poiso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C4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 3231-1996 是中国制定的一项国家标准,专门用于规范职业性慢性三硝基甲苯(TNT)中毒的诊断与处理。这项标准不仅为医疗专业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指导,还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了重要的安全参考。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是一种由于长期接触TNT而引发的职业病,其危害不容忽视。
什么是三硝基甲苯? TNT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爆炸物原料,但其毒性对健康构成威胁。长期暴露于TNT可能导致肝脏损伤、贫血以及白内障等严重后果。因此,了解其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GB 3231-1996,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例如,在某化工厂的一次调查中,多名工人因长期未佩戴防护装备而出现黄疸和肝功能异常症状,最终被确诊为慢性TNT中毒。这一案例凸显了严格执行职业卫生标准的重要性。
一旦确诊,患者应立即脱离接触TNT的工作环境,并接受针对性治疗。治疗措施通常包括:
此外,企业需加强职业健康管理,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并定期开展员工培训,提高对TNT危害的认识。
总之,GB 3231-1996 的实施对于保障劳动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的诊断和有效的处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TNT中毒带来的影响,同时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文化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