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中八思巴文名义字符与变形显现字符的16点阵字型(忽必烈体)的设计规范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信息技术领域中涉及八思巴文字处理、显示和打印的应用系统开发与实现。
Title:Information technology - General multi-octet coded character set - Nominal and variant characters of Phags-pa with 16-dot matrix font (Kublai style)
中国标准分类号:L75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 30874-2014 是一项关于信息技术的国家标准,旨在规范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中八思巴文的显示方式。八思巴文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字体系,起源于元朝,由忽必烈时期的大臣八思巴创立。这项标准特别关注八思巴文名义字符与变形显现字符的规范化处理,为计算机和数字设备提供了一套统一的字符集和字体支持。
八思巴文的诞生标志着蒙古文字书写系统的革新。作为一种基于藏文字母的拼音文字系统,它被用来记录蒙古语,并在元朝时期广泛应用于官方文件、法律文书以及宗教文献中。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八思巴文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其文化价值依然深远。GB 30874-2014 的出台,正是为了保护这一文化遗产,并使其能够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需求。
16点阵字型是 GB 30874-2014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将字符以 16×16 像素的形式呈现,确保了字符在屏幕上的清晰度和可读性。这种设计特别适合在低分辨率设备上使用,如早期的电子屏幕或嵌入式系统。此外,16点阵字型还兼顾了美观性和实用性,使八思巴文字符能够在现代技术环境中焕发新生。
忽必烈体是 GB 30874-2014 中定义的一种特定字体风格,它借鉴了元代书法的特点,同时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这种字体风格强调线条流畅、结构严谨,既保留了八思巴文的传统美感,又符合当代用户的审美需求。例如,在某些历史博物馆的应用中,忽必烈体被用于展示元代文物的相关信息,使得观众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那段辉煌的历史。
GB 30874-2014 不仅是一项技术标准,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规范八思巴文的字符集、点阵字型及字体风格,这项标准让古老的文字重新融入现代生活。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八思巴文将在更多场景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