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农业
  • GB 2905-1982 谷类、豆类作物种子粗蛋白质测定法(半微量凯氏法)

    GB 2905-1982 谷类、豆类作物种子粗蛋白质测定法(半微量凯氏法)
    谷类豆类种子粗蛋白质凯氏法
    16 浏览2025-06-09 更新pdf0.1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半微量凯氏法测定谷类、豆类作物种子中粗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谷类、豆类作物种子的粗蛋白质含量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crude protein in cereal and legume crop seeds by semi-micro Kjeldahl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2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 封面预览

    GB 2905-1982 谷类、豆类作物种子粗蛋白质测定法(半微量凯氏法)
  • 拓展解读

    摘要

    本文基于GB 2905-1982《谷类、豆类作物种子粗蛋白质测定法(半微量凯氏法)》标准,对半微量凯氏法的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现代检测技术对其适用性与局限性进行探讨,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引言

    蛋白质是谷类和豆类作物中重要的营养成分之一,其含量直接影响食品的质量与营养价值。因此,准确测定这些作物种子中的粗蛋白质含量具有重要意义。半微量凯氏法作为一种经典的化学分析方法,因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而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和食品科学领域。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方法的具体流程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半微量凯氏法的基本原理

    半微量凯氏法的核心在于通过消化反应将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态氮,再利用蒸馏装置分离出氨气并吸收于硼酸溶液中,最后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以计算粗蛋白质含量。这一过程依赖于硫酸铜作为催化剂以及硫酸钾提高消化温度,从而加速反应进程。

    操作步骤

    • 样品准备:称取一定量的谷物或豆类种子粉末,确保均匀分布。
    • 消化处理:将样品与浓硫酸混合,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消化直至溶液变为清澈蓝绿色。
    • 蒸馏分离:向消化液中加入碱性试剂后进行蒸馏,收集产生的氨气。
    • 滴定分析:将蒸馏产物转移至硼酸溶液中,使用盐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并记录消耗体积。
    • 结果计算:依据公式 \\( \\text{粗蛋白含量} = V \\times N \\times 0.014 \\times 6.25 / W \\),其中 \\( V \\) 为滴定体积,\\( N \\) 为盐酸浓度,\\( W \\) 为样品重量。

    方法的优势与挑战

    半微量凯氏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尤其适合批量样品的常规检测。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操作繁琐、耗时较长以及可能受到某些非蛋白质氮物质干扰等问题。

    结论

    尽管GB 2905-1982规定的半微量凯氏法已有多年历史,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依然不可忽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未来可以尝试结合自动化的仪器设备来优化传统方法,进一步提升检测效率与精确度。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GB 2900.5-1983 电工名词术浯 电气绝缘材料

    GB 2930-1982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

    GB 4404.1-2008 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 4404.2-1996 粮食作物种子 豆类

    GB 4404.1-1996 粮食作物种子 禾谷类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