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土壤和沉积物中铜、锌、铅、镍、铬的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上述金属元素的测定。
Title:Soil and Sediment - Determination of Copper, Zinc, Lead, Nickel, Chromium -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X7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JNHB 003-2022土壤和沉积物铜、锌、铅、镍、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为例,重点分析新旧版标准中样品前处理步骤的差异,并详细解读其对实际检测结果的影响。
在旧版标准(假设为TJNHB 003-2018)中,样品前处理采用湿法消解。具体操作是将土壤或沉积物样品与硝酸、盐酸混合后,在电热板上加热消解直至溶液澄清。然而,这种传统方法存在消解时间较长、试剂用量大以及可能引入杂质等缺点。
新版标准(TJNHB 003-2022)则推荐使用微波消解法替代传统的湿法消解。此方法通过微波快速加热使样品中的金属元素完全溶解于酸介质中,不仅大大缩短了消解时间至几十分钟,还减少了试剂消耗量,降低了空白值,从而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
例如,在测定土壤样品中的铜含量时,按照微波消解法的要求,首先准确称取约0.5g样品置于聚四氟乙烯消解罐内,加入适量浓硝酸和过氧化氢,密封后放入微波消解仪中按照设定程序运行。消解完成后冷却,定容至50mL容量瓶中备用。此过程确保了样品完全消解且无残留物干扰后续测定。
微波消解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更高效地完成样品前处理,同时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实验室应优先选择符合新版标准要求的微波消解设备和技术,以获得最佳的检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