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细辛主要病害的绿色防控技术要求,包括病害识别、预防措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细辛种植过程中主要病害的绿色防控管理。
Title: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Schizonepeta Main Disea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细辛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主要病害的绿色防控对于保障药材质量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TJLNCP 3412-2022细辛主要病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对细辛病害的防治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本文将聚焦于新旧版本标准中关于“病害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变化,并详细解读其应用方法。
在旧版标准中,病害监测主要依赖人工观察和经验判断,缺乏科学性和时效性。而新版标准引入了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基于物联网的病害监测与预警系统。该系统通过在田间部署传感器网络,实时采集空气湿度、土壤温度等数据,并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病害的发生概率。
以霜霉病为例,应用这一新技术时,首先需要在细辛种植区合理布置传感器节点。每个节点负责监测特定区域内的环境参数,并将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一旦检测到可能导致霜霉病发生的条件(如持续高湿),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提醒农户采取措施。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安装传感器设备并确保其正常运行;第二步,设置阈值参数,当监测值超过预设范围时触发报警;第三步,在收到警报后立即检查植株状况,并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生物农药或其他环保型药剂进行预防处理。此外,还应加强田间管理,比如改善通风条件、调整灌溉方式等,从根本上减少病害发生的机会。
通过这种智能化手段,不仅提高了病害防控效率,也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符合绿色农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新版标准提供的技术支持,构建完善的病害监测与预警体系,为细辛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