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锂离子电池及相关领域的术语和定义。本文件适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设计、生产、使用、检测及贸易等相关领域。
Title:Lithium Battery Terminology
中国标准分类号:K28
国际标准分类号:29.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SJT 11862-2022锂电池术语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按优先级从高到低排列。
SJT 11862-2022是中国的一项国家标准,专门用于定义锂电池相关的专业术语。这项标准旨在统一行业内对锂电池相关概念的理解,为设计、制造、测试及应用提供一致的技术语言。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电池,其正极和负极之间通过锂离子的移动来实现电能的存储与释放。这种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环保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
电池容量是指电池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存储或释放的最大电量,通常以毫安时(mAh)或安培小时(Ah)为单位表示。它是衡量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额定电压是电池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推荐使用的电压值,通常由电池的设计决定。对于锂离子电池,常见的额定电压为3.6V或3.7V。
放电倍率是指电池在一定时间内释放的电流与额定容量的比值,通常用C表示。例如,1C表示电池在1小时内完全放电。
充电限制电压是在充电过程中允许电池达到的最高电压值,超过此电压可能导致电池损坏甚至危险。对于锂离子电池,常见的充电限制电压为4.2V/单体。
自放电率是指电池在未使用状态下电量自然减少的速度,通常以每月百分比的形式表示。高质量的锂离子电池应具有较低的自放电率。
循环寿命是指电池在充放电循环中能够保持其初始容量的次数。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通常可达几百到上千次,具体取决于使用条件。
过充保护是一种安全机制,用于防止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电压超过安全范围。这项功能通常由电池管理系统(BMS)实现。
热失控是指电池在异常情况下(如短路、过充等)导致温度急剧上升并引发燃烧或爆炸的现象。这是锂电池使用中的一个重要风险点。
电池管理系统(BMS)是一种用于监控和管理电池状态的系统,包括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的监测,以及过充、过放、短路等保护功能。
标称容量是电池制造商标注的理论容量,通常指电池在特定条件下能够提供的最大电量。实际使用中,电池容量可能会低于标称值。
电池内阻是指电池内部的电阻,影响电池的输出功率和效率。内阻越小,电池性能越好。
电池一致性是指电池组中各个电池单元在电压、容量、内阻等方面的差异程度。高一致性有助于提高电池组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
电池组是由多个电池单元通过串联或并联连接而成的组合体,用于提供更高的电压或容量。电池组通常需要配备电池管理系统(B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