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采油用降凝防蜡剂(酯类聚合物)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酯类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采油用降凝防蜡剂,用于降低原油凝点及防止蜡沉积。
Title:Oil production dewaxing and pour point depressant - Ester polymer
中国标准分类号:E10
国际标准分类号:75.1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PSI 06405-2024《采油用降凝防蜡剂 酯类聚合物》中,有一项重要的变化值得关注:对产品性能指标中“降凝效果”的测试方法进行了更新。这一改变直接影响了如何准确评估降凝防蜡剂的实际效能。
根据新标准的要求,“降凝效果”测试不再仅依赖于实验室内的模拟条件,而是增加了现场试验环节。这意味着,在评价某种酯类聚合物作为降凝防蜡剂的效果时,除了要满足规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外,还需要通过实际井下作业来验证其表现。
具体来说,企业应当按照以下步骤来进行这项测试:
1. 选择合适的油田区块,并确保该区域存在明显的结蜡问题。
2. 在选定区块内设立对照井与实验井,保证两者地质条件相近且产量相当。
3. 向实验井注入一定量的目标降凝防蜡剂,并记录注入前后油井的各项参数变化,包括但不限于产液量、含水率以及井口温度等。
4. 持续监测上述参数至少一个完整生产周期(通常为一个月),以获得稳定的数据集。
5. 对比两口井之间数据差异,分析目标产品是否达到了预期的降凝防蜡效果。
此调整旨在更贴近实际情况,提高标准指导下的产品质量控制水平。对于生产企业而言,则需要更加注重产品研发阶段与实际应用场景之间的衔接,确保所生产的降凝防蜡剂不仅符合实验室标准,还能有效解决现场难题。同时,这也要求相关检测机构具备更强的技术能力,能够提供从实验室到现场全方位的服务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