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软件组织的能力成熟度等级和评价准则,描述了软件过程能力的改进路径。本文件适用于软件组织进行能力成熟度评估与改进,以及需方对供方能力的评价。
Title:Software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帮助组织提升其软件开发能力,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SJT 11235-2001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以下简称“CMM模型”)。该标准旨在通过系统化的评估与改进机制,帮助企业实现软件开发过程的规范化和高效化。
SJT 11235-2001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基于国际通行的CMM框架,结合中国软件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本土化调整。该模型将软件开发能力划分为五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已管理级和优化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能力要求和发展目标。
实施SJT 11235-2001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具有深远意义。首先,它有助于提高软件开发的透明度和可控性,减少因人为因素导致的问题;其次,通过持续改进机制,企业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最后,该模型还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路径,便于制定长期战略规划。
SJT 11235-2001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为中国软件行业提供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指导框架。通过遵循这一模型,企业不仅能够显著提升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还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该模型也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