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车间空气中锰及其化合物的磷酸-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测定方法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本文件适用于车间空气中锰及其化合物浓度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Manganese and Its Compounds in Workshop Air by Phosphoric Acid-Potassium Periodat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X1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6017-1995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重要标准,用于指导车间空气中锰及其化合物的测定方法。这一标准特别强调了采用磷酸-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来检测空气中的锰含量。这种方法因其灵敏度高、操作简便以及结果准确可靠而被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等行业的环境监测中。
磷酸-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的核心在于利用高碘酸钾氧化锰离子(Mn²⁺),使其转化为高锰酸根离子(MnO₄⁻)。随后,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溶液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出锰的浓度。这种方法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锰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然而,过量的锰及其化合物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尤其是对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影响。因此,定期监测车间空气中的锰含量至关重要。例如,在某钢铁厂的监测案例中,通过实施 GBT 16017-1995 标准,发现其车间空气中锰浓度超出国家标准限值,企业随即采取改进措施,包括优化通风系统和调整生产工艺,最终将锰浓度降至安全范围内。
尽管磷酸-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具有诸多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样品采集的均匀性、试剂稳定性以及外界干扰因素等。为解决这些问题,监测人员需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执行,并定期校准仪器设备。此外,加强培训以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GBT 16017-1995 提供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车间空气中锰及其化合物测定方法,为保障劳动者健康提供了技术支持。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期待更多高效、便捷的新方法出现,进一步提升监测效率与精度,助力实现更安全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