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在温室内利用天敌组合释放技术防控黄瓜害虫的技术要求,包括天敌种类选择、释放方法、环境条件控制及效果评估。本文件适用于温室黄瓜种植过程中天敌组合释放控害技术的应用与管理。
Title:Greenhouse Vegetable Predator Combination Release Control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Part 2: Cucumb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黄瓜种植中天敌组合释放控害技术的应用与实践
在TWFSC 033.2-2022《温室蔬菜天敌组合释放控害技术规程 第2部分:黄瓜》中,有一项重要的变化是关于天敌释放时机的具体规定。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更加强调根据害虫种群动态调整释放时间,以提高天敌的控制效果。
# 一、关键条文解析
新版标准中提到:“当棚室内害螨数量达到每叶平均有螨卵10粒以上时,应立即启动天敌释放程序。”这一条文旨在通过精确监测害虫密度来指导天敌释放,避免因过早或过晚释放而导致的资源浪费或防效不佳。
应用方法解析:
1. 监测工具的选择
- 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对叶片背面进行细致检查,重点观察是否有红蜘蛛(二斑叶螨)等害螨存在。
- 可选用粘捕板辅助捕捉飞行类害虫,了解整体虫口基数。
2. 数据记录与分析
- 每隔7天定期采样检测一次,每次随机选取50片植株叶片进行统计。
- 记录下每片叶上的害螨卵数量,并计算平均值。一旦发现连续两次检测结果均超过每叶10粒螨卵,则需及时采取措施。
3. 天敌种类及投放量确定
- 根据害螨的实际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天敌种类,如捕食螨等。
- 投放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2000头左右,具体数量还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4. 释放后的管理
- 保持适宜的小气候环境,包括适当的温湿度条件,有利于天敌存活繁殖。
- 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干扰天敌生存,必要时可采用生物农药替代传统化学药剂。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有效实施基于害虫密度监测的天敌释放策略,从而实现对黄瓜害虫的有效控制,保障作物健康生长。这种精细化管理方式不仅提高了防治效率,还减少了不必要的投入成本,符合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