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检测鱼类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HSV)的试验方法,包括样品采集、处理、病毒分离、鉴定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本文件适用于鱼类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的实验室诊断和检疫。
Title:Fish inspection methods - Part 3: Viral hemorrhagic septicemia virus (VHSV)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什么是GBT 15805.3-2008标准?
GBT 15805.3-2008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鱼类检疫的方法标准,其中第三部分专门规定了检测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HSV)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流程。
VHSV是什么?
VHSV(Viral Hemorrhagic Septicemia Virus)是一种对鱼类具有高度致病性的RNA病毒,主要影响鲑鱼科鱼类。感染后可能导致大规模死亡,对渔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为什么要进行VHSV检测?
进行VHSV检测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病毒传播,保护养殖鱼类健康,避免经济损失,同时保障水产品安全。
GBT 15805.3-2008标准中推荐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如何采集样本以进行VHSV检测?
检测结果为阳性意味着什么?
检测结果为阳性表示样本中存在VHSV病毒。需要立即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病毒扩散,并进一步确认是否需要销毁或治疗。
如何预防VHSV传播?
GBT 15805.3-2008与国际标准有何关系?
GBT 15805.3-2008参考了国际相关标准,如OIE(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的指南,但结合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和技术水平。
如果怀疑检测结果不准确怎么办?
GBT 15805.3-2008是否适用于所有鱼类品种?
该标准主要针对鲑鱼科鱼类,但也可作为其他鱼类检测的参考依据。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