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稻飞虱测报的调查方法、调查内容、数据记录和分析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稻飞虱发生动态监测及预测预报工作。
Title:Rice Brown Planthopper Forecasting and Survey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稻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是水稻生产中一种重要的害虫,其种群动态对水稻产量具有显著影响。为了科学有效地监测和预测稻飞虱的发生与危害,我国制定了国家标准《GBT 15794-1995 稻飞虱测报调查规范》。本文将围绕该标准的核心内容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价值。
《GBT 15794-1995》规定了稻飞虱测报调查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术要求,旨在为农业技术人员提供一套标准化的操作流程。这一标准的出台,不仅填补了国内稻飞虱监测领域的空白,也为国际稻飞虱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GBT 15794-1995》作为一项基础性技术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它为稻飞虱的早期预警提供了技术支持,有助于减少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其次,该标准促进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绿色防控策略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然而,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该标准的部分内容已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当前的自动化监测设备能够更高效地完成虫情监测任务,因此未来可考虑对该标准进行修订,融入更多现代化技术手段。
《GBT 15794-1995 稻飞虱测报调查规范》是我国稻飞虱防治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其科学性和实用性得到了广泛认可。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应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该标准,以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