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页岩储层中流体可动性和饱和度的核磁共振测试方法,包括样品准备、测试条件、数据分析及结果计算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页岩气、致密油气等非常规储层的流体性质评价及相关研究工作。
Title:Test Method for Fluid Mobility and Saturation of Shale Reservoir b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E10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PSI 06202-2024《页岩储层流体可动性和饱和度核磁共振测试方法》相较于旧版标准在技术细节上进行了多项优化和调整。本文将聚焦于“核磁共振弛豫时间谱数据处理方法”的改进,这是新标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核磁共振弛豫时间T2谱的数据处理主要依赖人工划分峰区,这种方法不仅耗时而且容易受到操作者经验的影响,导致结果存在较大的主观偏差。而在新版标准中,引入了基于多指数反演算法的自动化处理流程,这一改变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具体应用时,首先需要确保采集到高质量的核磁共振信号,这包括选择合适的回波间隔(TE)和扫描次数以保证足够的信噪比。接着,在软件端加载数据后,通过设定合理的初始参数启动多指数反演程序。该过程会自动识别并分离出不同弛豫时间范围内的信号成分,从而得到更为精确的流体分布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自动化处理提升了效率,但用户仍需对最终输出结果保持警惕,必要时结合地质背景知识进行验证。例如,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复杂的岩石结构可能会产生非典型信号模式,此时就需要结合其他实验手段进一步确认分析结果的有效性。总之,新版标准通过引入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在提升测试精度的同时也强调了综合判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