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天台黄茶主要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原则、防控措施及具体实施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天台黄茶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绿色防控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ajor Diseases and Pests of Tiantai Yellow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天台黄茶作为浙江特色茶树品种之一,在种植过程中易受到多种病虫害侵扰。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优质茶树资源,《TTTXSPHYXH 007-2022 天台黄茶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对原有标准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本文将围绕该标准中新旧版本在“绿色防控措施选择”方面的变化展开讨论,并结合具体应用实例进行深入分析。
新旧版本差异对比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病虫害防治更多依赖化学农药,虽然短期内能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但长期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及茶叶质量安全问题。新版标准则强调采用综合管理策略,优先考虑物理、生物等环保型手段来替代传统化学防治方法。例如,在粘虫板设置数量上,旧版建议每亩布置30片,而新版调整为50片以上,同时增加了性诱剂的应用频率。
重要条文解析——性诱剂的应用
性诱剂是一种通过模拟雌性昆虫释放的信息素吸引雄性前来交配从而中断种群繁殖周期的技术手段。根据新版标准要求,在天台黄茶园内应合理布设性诱捕器,其密度需达到每公顷不少于150个点位。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选择合适位置:优先选取通风良好且阳光直射较少的地方安装性诱捕器,避免因环境因素影响效果。
2. 定期更换诱芯:一般情况下,每个诱芯的有效期为两周左右,因此需要按时检查并及时更换新的诱芯以保证持续吸引力。
3. 配合其他措施:单独使用性诱剂可能无法完全抑制某些高密度爆发的害虫种类,这时可以结合人工捕捉或者低毒高效的生物农药共同作用,形成多层次防护体系。
通过上述方式不仅可以降低化学药剂用量,还能显著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促进天台黄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