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锌还原-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苯胺类(一硝基和二硝基化合物)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环境空气及废气中苯胺类(一硝基和二硝基化合物)的测定。
Title:Air quality - Determination of aniline compounds (mononitro and dinitro compounds) - Zinc reduction-salt acid naphthylethylenediamin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X3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5501-1995是中国国家标准,用于测定空气中苯胺类化合物(包括一硝基和二硝基化合物)的浓度。这些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工业排放、化工生产以及某些燃烧过程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该标准采用锌还原-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通过化学反应将目标化合物转化为易于检测的形式,从而实现精确测量。
该方法的核心在于利用锌粉将苯胺类化合物还原为相应的芳香胺,随后通过盐酸萘乙二胺与芳香胺发生显色反应,生成具有特定吸收波长的化合物。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选择性强,适合低浓度样品的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通过与标准曲线对比,可以计算出样品中苯胺类化合物的含量。
该标准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以某大型化工园区为例,在实施GBT 15501-1995标准后,监测数据显示,园区内苯胺类化合物的平均浓度从最初的80 μg/m³下降到30 μg/m³。这一改善得益于园区内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并加强了废气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
此外,某城市在冬季采暖期间也进行了苯胺类化合物的监测。结果显示,燃煤锅炉的排放是主要来源之一。通过推广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煤炭,该市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GBT 15501-1995标准为我国空气质量监测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特别是在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不断优化监测技术和强化监管力度,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公众健康。未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技术的进步,该标准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