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制造
  • GBT 15241.2-1999 与心理负荷相关的工效学原则 第2部分;设计原则

    GBT 15241.2-1999 与心理负荷相关的工效学原则 第2部分;设计原则
    心理负荷工效学设计原则人机交互工作环境
    15 浏览2025-06-09 更新pdf1.19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心理负荷的工效学原则,以减少用户的心理压力并提高工作效率。本文件适用于各种需要考虑心理负荷的产品、系统和工作环境的设计与评估。
    Title:Ergonomics principles related to mental load - Part 2: Design princip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7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80

  • 封面预览

    GBT 15241.2-1999 与心理负荷相关的工效学原则 第2部分;设计原则
  • 拓展解读

    GBT 15241.2-1999 与心理负荷相关的工效学原则 第2部分: 设计原则

    GBT 15241.2-1999 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标准,旨在通过科学的设计原则减轻人类在工作环境中的心理负荷。本标准的第二部分专注于设计原则,为设计师和工程师提供了具体的指导,以确保产品、系统或环境能够更好地适应人的心理需求。

    心理负荷是指人在执行任务时所承受的认知、情感和生理压力。高心理负荷可能导致效率下降、错误增加以及长期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心理负荷的相关原则显得尤为重要。

    核心设计原则

    • 人机交互的优化: 设计应注重用户界面的直观性和易用性,减少不必要的认知负担。例如,通过简化操作流程和提供清晰的反馈信息,帮助用户快速理解和完成任务。
    • 信息负载的平衡: 在设计中避免信息过载,确保关键信息突出且易于获取。这可以通过合理的信息分层、分类和组织来实现,使用户能够在需要时快速找到所需信息。
    • 个性化适配: 不同用户具有不同的能力和偏好,设计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允许用户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界面或功能设置。这种个性化适配可以显著降低心理负荷。
    • 反馈机制的重要性: 及时、准确的反馈可以帮助用户确认其操作是否正确,并减少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感。设计中应优先考虑反馈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 环境因素的考量: 工作环境对心理负荷的影响不容忽视。设计应综合考虑光照、噪音、温度等因素,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条件,从而进一步降低用户的心理压力。

    结论

    GBT 15241.2-1999 提供了明确的设计原则,为减轻心理负荷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通过遵循这些原则,设计师可以在产品开发阶段就充分考虑到人的心理需求,从而提高整体用户体验。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如何将这些原则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如智能设备、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中。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GBT 15241-1994 人类工效学 与心理负荷相关的术语

    GBT 15706.2-2007 机械安全 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 第2部分:技术原则

    GBT 15759-2023 人体模板设计和使用要求

    SJT 11713-2018 智能电视语音识别 通用技术要求

    GBT 20501.3-2017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导向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第3部分:平面示意图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