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额定电压35 kV(Um=40.5 kV)无卤低烟B1级阻燃(耐火)轨道交通用电线电缆的产品结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轨道交通领域中对防火性能和环保性能有较高要求的电力传输和信号控制场合。
Title:Standard for Halogen-Free Low-Smoke B1 Flame-Retardant (Fire-Resistant) Railway Transportation Cables with Rated Voltage 35 kV (Um=40.5 kV)
中国标准分类号:K76
国际标准分类号:29.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近年来,随着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电缆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TJSJXXH 012-2022《额定电压35kV(Um=40.5kV)无卤低烟B1级阻燃(耐火)轨道交通用电力电缆》标准的发布实施,进一步规范了此类电缆的技术要求。本文将围绕该标准中关于“无卤低烟B1级阻燃性能”的规定,结合实际应用,探讨其在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标准中新旧版本的主要差异
与之前的版本相比,TJSJXXH 012-2022版对无卤低烟B1级阻燃性能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旧版标准仅要求电缆满足GB/T 17650.2规定的无卤低烟特性,并达到C级阻燃水平;而新版标准不仅延续了这些基本要求,还特别强调了B1级阻燃等级的实现,同时增加了耐火性能的具体测试条件。
B1级阻燃性能的应用解析
根据TJSJXXH 012-2022的规定,B1级阻燃性能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体现:
1. 材料选择:选用具有优异阻燃特性的聚合物材料,如含卤素的阻燃剂已不再被允许使用,取而代之的是高效的无卤阻燃剂。这些材料需经过严格的筛选和验证,确保其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不会因老化或其他因素导致阻燃效果下降。
2. 结构设计:电缆的绝缘层、护套等部分的设计应充分考虑阻燃需求。例如,增加隔热层厚度以延缓火焰蔓延速度;采用多层结构设计,每层之间形成物理屏障,阻止火焰穿透。
3. 制造工艺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控制至关重要。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材料的阻燃性能。因此,在整个生产流程中都需要配备精确的温控设备,并定期校验,确保所有工序均在最佳条件下进行。
4. 成品检测:按照标准要求完成各项测试项目。除了常规的电气性能测试外,还需进行专门的阻燃试验,比如垂直燃烧试验、隧道燃烧试验等。只有当所有测试结果均符合B1级阻燃标准时,才能判定该批次产品合格。
实际案例分析
某地铁建设项目中,为了提高车站及区间隧道内的消防安全水平,决定采用符合TJSJXXH 012-2022标准的无卤低烟B1级阻燃电力电缆。施工方严格按照上述标准执行,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安装验收,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细致检查。特别是在电缆敷设完成后,组织专业机构开展了全面的阻燃性能评估,结果显示所有指标均达到甚至超过预期目标,有效保障了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之,《额定电压35kV(Um=40.5kV)无卤低烟B1级阻燃(耐火)轨道交通用电力电缆》标准的出台为行业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依据。通过对B1级阻燃性能的深入理解及其正确应用,可以更好地服务于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相关技术的进步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