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集装箱在运输、装卸和堆存过程中常见的残损类型及其代码表示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集装箱运输企业、港口、货主及相关方对集装箱残损的记录和管理。
Title:Common Damage Codes for Contain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01.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5119-1994 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集装箱常用残损代码的规定,它为集装箱运输中的损坏问题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描述和分类方法。这一标准的制定旨在提高集装箱运输行业的效率,减少因残损问题导致的纠纷,并确保货物的安全运输。
在现代物流行业中,集装箱作为主要的运输工具,其完好性直接影响到货物的安全与运输效率。然而,在长期的运输过程中,集装箱可能因装卸不当、恶劣天气或其他原因而出现各种残损。为了便于记录和处理这些问题,GBT 15119-1994 提供了一系列标准化的代码,用于描述常见的残损类型及其严重程度。
根据 GBT 15119-1994 的规定,集装箱的残损可以分为多个类别,包括:
这些分类帮助相关人员快速识别和记录残损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以某国际货运公司为例,该公司在一次跨洋运输中发现一批集装箱存在门封条破损的问题。通过使用 GBT 15119-1994 的残损代码,工作人员迅速记录并报告了这一问题,随后安排专业人员对受损集装箱进行了维修。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避免了因延误交付而导致的经济损失。
此外,GBT 15119-1994 还在国际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一次涉及多个国家的集装箱运输中,由于各国对残损的理解不一致,导致多次争议。引入该标准后,各方能够基于统一的代码系统进行沟通,大大减少了误解和冲突。
GBT 15119-1994 集装箱常用残损代码是中国物流行业的重要标准之一,它不仅规范了残损的描述方式,还促进了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未来,随着物流业的不断发展,这一标准有望进一步完善,为全球范围内的集装箱运输提供更加高效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