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4-甲基-戊酮-2萃取分离磷钼蓝分光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铌中磷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钽铌原料及产品中铌中磷量的测定。
Title: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tantalum and niobium—Part 7: Determination of phosphorus content in niobium -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with extraction separation of phosphomolybdenum blue by 4-methyl-pentanone-2 and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H61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钽铌材料因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在航空航天、电子工业及核能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然而,铌中的磷含量直接影响其材料性能,因此需要采用精确可靠的方法进行检测。本研究基于 GBT 15076.7-2020 标准,对铌中磷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重点比较了两种技术路线:4-甲基-戊酮-[2]萃取分离磷钼蓝分光光度法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通过系统分析,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验证两种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选取了不同浓度的磷标准溶液以及实际铌样品进行测试。具体步骤如下: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两种方法均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具体表现为:
此外,两种方法的重复性试验表明,ICP-AES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而磷钼蓝法的RSD约为3%。这进一步证明了ICP-AES在高精度检测中的优势。
综上所述,4-甲基-戊酮-[2]萃取分离磷钼蓝分光光度法和ICP-AES各有优劣。磷钼蓝法适合快速筛查,而ICP-AES更适合高精度分析。未来的研究可以结合两种方法的优势,开发更加高效、精准的磷含量检测方案,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