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铌中砷、锑、铅、锡和铋量的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钽铌材料中痕量元素的化学分析。
Title: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tantalum and niobium - Determination of arsenic, antimony, lead, tin and bismuth in niobium
中国标准分类号:H61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FAQ列表
GBT 15076.11-1994 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铌中砷、锑、铅、锡和铋含量的具体步骤和技术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工业生产中对铌材料的质量控制。
这些元素的存在可能会影响铌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例如导电性、耐腐蚀性和机械强度。因此,准确测定这些杂质元素的含量对于确保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GBT 15076.11-1994 主要采用化学滴定法进行测定。
化学滴定法通过将样品溶解后加入特定试剂,使目标元素与试剂发生反应,从而通过颜色变化或电位变化来确定其含量。例如,使用碘化钾溶液测定砷含量时,砷会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特定颜色的化合物。
如果测定结果显示杂质含量超标,则需要重新检查原材料来源、生产工艺及检测方法是否存在问题。必要时可采取提纯措施以降低杂质含量。
该标准主要针对铌材料,但某些测定方法也可用于其他类似金属材料,具体适用性需根据实际情况判断。
通过以上方式可以有效验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截至最新信息,GBT 15076.11-1994 尚未被废止或更新,但在实际应用中建议查阅最新版标准文件以确认是否存在修订内容。
可以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网或其他权威机构购买标准文本,或者联系相关行业组织获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