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实验动物小鼠腺病毒的检测方法,包括样品采集、处理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的具体步骤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实验动物小鼠腺病毒的实验室诊断和监测。
Title:Experimental Animals - Detection Method for Mouse Adenovir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4926.27-2001 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实验动物的一项重要规范,主要针对小鼠腺病毒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这项标准对于确保实验动物的质量、保障科学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以及维护实验人员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腺病毒感染是实验动物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准确检测和有效防控腺病毒成为实验动物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腺病毒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病原体,能够感染多种哺乳动物,包括小鼠。小鼠腺病毒感染可能导致动物免疫力下降、生长迟缓甚至死亡,从而严重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例如,在肿瘤学研究中,感染腺病毒的小鼠可能无法提供稳定的实验模型,导致研究结果偏离预期目标。此外,腺病毒还可能通过空气传播或接触传播影响实验室环境,威胁其他动物和工作人员的健康。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小鼠腺病毒检测的方法和技术要求。首先,标准明确了样本采集的具体步骤,包括选择健康状况良好的小鼠作为检测对象,以及如何正确采集血液、组织等样本以避免污染。其次,标准推荐了多种检测技术,如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和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这些技术能够快速、灵敏地检测腺病毒的存在。此外,标准还强调了检测结果的记录与分析,要求实验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并妥善保存相关数据。
某科研机构曾因未严格执行腺病毒检测标准,导致一批实验小鼠被感染,进而影响了一项为期两年的癌症研究项目。事后调查发现,问题源于样本采集过程中的操作失误。通过引入GBT 14926.27-2001 标准,该机构改进了检测流程,显著降低了腺病毒感染率。数据显示,在实施新标准后,实验小鼠的健康状况明显改善,研究效率提升了约30%。
GBT 14926.27-2001 标准为实验动物小鼠腺病毒的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通过严格遵循该标准,可以有效预防腺病毒感染,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未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这一标准有望进一步完善,为全球范围内的实验动物管理和科学研究提供更加全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