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实验动物中大肠埃希菌O115a,c:K(B)的检测方法,包括样品采集、处理、培养、鉴定及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实验动物相关的大肠埃希菌O115a,c:K(B)感染监测与研究。
Title:Experimental animals - Detection method for Escherichia coli O115a,c:K(B)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4926.11-2001 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实验动物的一项重要规定,其核心内容是提供了一种检测实验动物体内是否存在特定的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的方法。这种细菌,尤其是其O115a和O115c血清型以及K(B)抗原的存在,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因此需要通过标准化的检测手段加以确认。
大肠埃希菌O115a,c:K(B)的背景与危害
大肠埃希菌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在实验动物中广泛存在。然而,某些特定血清型如O115a和O115c,以及K(B)抗原的携带者,可能会引发感染性疾病,影响实验动物的健康状况,进而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对于实验动物的筛选和管理,检测这些特定菌株显得尤为重要。
GBT 14926.11-2001 的检测方法概述
GBT 14926.11-2001 提供了详细的检测步骤,主要包括样本采集、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血清学检测等环节。其中,生化鉴定是关键步骤之一,通过一系列生化试验(如糖发酵试验、酶活性测定等)来确认菌株的特性。而血清学检测则利用特异性抗体与目标抗原反应,进一步验证菌株是否为O115a,c:K(B)。
实际应用案例
某生物制药公司曾因实验动物体内携带O115a,c:K(B)菌株而导致药物研发失败。通过引入GBT 14926.11-2001 标准,该公司对实验动物进行了全面筛查,成功排除了污染源,保障了后续实验的顺利进行。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标准检测方法在实验动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总之,GBT 14926.11-2001 为实验动物大肠埃希菌O115a,c:K(B)的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不仅有助于维护实验动物的健康,还能提升实验数据的可信度,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