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牛蒡粉风味改良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生产工艺流程、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牛蒡为原料,经过清洗、切片、干燥、粉碎等工序,并通过特定工艺进行风味改良生产的牛蒡粉产品。
Title:TJAASS 71-2022 Specifications for Flavor Improvement Technology in Burdock Powder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牛蒡粉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食品原料,其风味和品质直接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TJAASS 71-2022《牛蒡粉风味改良生产技术规程》中,有一项重要的变化是关于“酶法辅助风味改良”的应用方法。与旧版相比,新版标准对这一技术的操作细节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规范,旨在提高牛蒡粉的风味稳定性和一致性。
以“酶法辅助风味改良”为例,新版标准特别强调了酶的选择、使用浓度以及反应条件的重要性。首先,在选择酶时,推荐使用具有较高活性且专一性强的果胶酶或纤维素酶。这些酶能够有效分解牛蒡细胞壁中的复杂结构,释放出更多的风味前体物质。其次,关于酶的使用浓度,建议控制在每克干物质0.5至1单位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最终效果。最后,在反应温度和时间上,应保持在40℃左右并持续30分钟至1小时,这样既能保证酶的最佳活性,又不会因过度处理而导致营养成分损失。
通过严格遵循上述参数设置,可以显著提升牛蒡粉的感官品质,使其具备更浓郁的自然香气和更加协调的口感。此外,还应注意在整个加工过程中维持良好的卫生条件,避免杂菌污染,从而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货架期延长。
综上所述,“酶法辅助风味改良”是新版标准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技术环节,通过对酶的选择、浓度及反应条件的精准把控,能够有效改善牛蒡粉的风味特性,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