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三甲胺的原理、试剂、仪器设备、采样和分析步骤。本文件适用于空气中三甲胺浓度的测定。
Title:Air quality - Determination of trimethylamine - Gas chromatographic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X1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4676-1993是中国国家标准,用于测定空气质量中的三甲胺(Trimethylamine)。三甲胺是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常见于工业排放、污水处理以及某些化学生产过程中。该标准通过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GC)对空气中三甲胺的浓度进行定量分析,为环境监测和污染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气相色谱法是现代分析化学中常用的技术之一,其核心在于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差异实现分离。在GBT 14676-1993中,三甲胺被采集后通过气相色谱柱分离,并由检测器记录其信号强度。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响应和良好的重现性,能够准确测定空气中低至ppb级别的三甲胺含量。
三甲胺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均可能造成不良影响。长期暴露于高浓度三甲胺环境中可能导致呼吸道刺激、头晕甚至中毒。因此,准确监测其浓度对于保障公共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GBT 14676-1993标准的实施,可以有效监控上述场所的排放情况,为制定环保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某沿海城市的污水处理厂曾因未达标排放受到投诉。当地环保部门依据GBT 14676-1993标准对该厂周边空气质量进行了检测,发现空气中三甲胺浓度超出限值。经整改后,通过再次检测确认浓度降至安全范围,成功解决了居民投诉问题。
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该标准在实际环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表明了标准化监测手段对于改善环境质量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