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四类文件传真机终端的特性,包括通信协议、数据传输速率、信号处理要求等方面的技术规范。本文件适用于符合ITU-T建议的四类传真机的设计、制造和测试。
Title:Characteristics of Class 4 Facsimile Machine Terminals
中国标准分类号:L78
国际标准分类号:33.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遵循GBT 14558-1993
标准的前提下,通过灵活执行和流程优化,可以在保证核心功能的同时实现成本节约和技术提升。以下是针对文件传真机终端特性的10项弹性方案。
采用模块化硬件设计,便于替换和升级关键部件(如调制解调器或扫描模块),从而延长设备寿命并降低维护成本。
增加对多种通信协议的支持(如T.30扩展协议),以适应不同网络环境的需求,同时减少因协议限制导致的额外设备采购。
引入智能电源管理系统,在非工作时间自动进入低功耗模式,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通过优化数据压缩算法,提高传输效率,减少传输时间,同时降低带宽占用。
开发远程诊断工具,允许技术人员通过网络远程检测设备状态,快速定位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减少现场服务需求。
确保设备能够兼容更多类型的纸张尺寸和材质,满足多样化办公场景的需求,避免因不兼容而产生的额外成本。
集成批量打印和存储功能,支持用户一次性处理多个传真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人工干预。
将语音通信与传真功能结合,通过同一设备完成多种通信任务,降低企业设备采购成本。
在设备制造中使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符合绿色办公的趋势。
为用户提供可自定义的操作界面,简化常用功能的访问路径,提升用户体验并减少培训成本。
以上方案均在GBT 14558-1993
标准框架内实施,既保障了设备的核心性能,又通过创新性优化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