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复混肥料中砷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化学分析手段进行定量检测。本文件适用于各种复混肥料中砷含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Arsenic in Compound Fertiliz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4539.2-1993 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复混肥料中砷含量测定的重要规范。这一标准为化肥行业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检测方法,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砷是一种有毒元素,在肥料中过量存在会对土壤、作物以及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此,了解和掌握这一测定方法对于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砷作为一种重金属污染物,长期积累在土壤中会导致土壤板结化和肥力下降。此外,砷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可能引发慢性中毒,影响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功能。因此,对复混肥料中的砷含量进行严格控制是必要的。GBT 14539.2-1993 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检测手段,帮助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根据 GBT 14539.2-1993 的规定,砷的测定通常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AFS)。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的特点,能够有效避免其他金属离子的干扰。具体操作步骤包括样品前处理、试剂配制、仪器校准等环节。在实际应用中,样品需要经过酸消解处理,将砷转化为可检测的形式,然后通过原子荧光光谱仪进行定量分析。
以某大型化肥企业为例,其产品曾因砷含量超标而受到市场质疑。通过采用 GBT 14539.2-1993 方法进行检测,发现砷含量超出规定限值的原因在于原料来源不纯。企业随后改进了原料筛选流程,并重新检测了产品,结果显示砷含量已降至安全范围内。这一案例表明,遵循国家标准进行检测不仅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还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GBT 14539.2-1993 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标准,为复混肥料中砷的测定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不仅可以保护环境和消费者健康,还能推动化肥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期待更多高效、精准的检测方法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为实现绿色农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