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涤纶短纤维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精对苯二甲酸(PTA)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EG)为原料,经聚合、纺丝制成的涤纶短纤维。
Title:Polyester staple fiber
中国标准分类号:W 23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6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4464-2008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涤纶短纤维的标准文件。这一标准详细规定了涤纶短纤维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为涤纶短纤维的生产、检测和应用提供了统一的规范。作为纺织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涤纶短纤维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等领域,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终端产品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根据 GBT 14464-2008 的规定,涤纶短纤维的技术要求涵盖了多个关键指标,包括线密度偏差率、断裂强度、伸长率、卷曲数等。这些指标直接决定了涤纶短纤维的物理性能和加工适应性。例如,线密度偏差率是衡量纤维粗细均匀性的指标,而断裂强度则反映了纤维的抗拉性能。此外,标准还对纤维的外观质量提出了严格要求,如是否存在油污、色差等问题。
为了确保涤纶短纤维的质量符合标准,GBT 14464-2008 提供了一系列科学严谨的试验方法。例如,通过电子单纤维强力仪测量断裂强度,利用显微镜观察纤维的截面形态,以及采用光电仪器检测纤维的线密度。这些先进的检测技术不仅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也推动了涤纶短纤维行业的技术进步。
涤纶短纤维因其优异的性能和较低的成本,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以某知名运动品牌为例,其生产的运动服大量使用了符合 GBT 14464-2008 标准的涤纶短纤维,这种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排汗功能,还能有效减少衣物的重量,提升穿着舒适度。据统计,2022年全球涤纶短纤维的市场需求量达到约 2000 万吨,其中中国市场占比超过 30%。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技术的进步,涤纶短纤维行业正朝着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一方面,企业通过改进生产工艺,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产品质量控制流程。预计未来几年,符合更高环保标准的涤纶短纤维将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推动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