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物联网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术语和定义、系统组成、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安装要求、测试方法及验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安装、检测、验收及维护。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oT-based Wireless Fire Alarm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物联网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应用与实践——以TNAIC 001-2019标准为例
在TNAIC 001-2019《物联网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技术规范》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值得关注,那就是对系统电源管理的要求。相较于之前的版本,新标准更加细化了备用电源的设计和使用规范。
根据新标准的规定,物联网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备用电源应当具备独立供电能力,并且其容量需要满足系统在主电源中断后至少连续工作8小时的需求。这意味着,在实际安装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精确计算整个系统的耗电量,包括传感器、控制器以及通信模块等所有组件的工作电流,从而选择合适容量的电池组。
此外,新标准还特别强调了备用电源的维护保养措施。例如,要求定期检查电池状态,确保其处于满电状态;对于长时间未使用的备用电源,则需按照制造商提供的指南进行周期性充放电操作,以防止电池性能下降。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条文的实际应用,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某大型商场计划部署一套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设计阶段,技术人员首先对商场内各个区域进行了详细的用电负荷评估,然后根据每个探测器和控制单元的平均功耗,计算出整个系统所需的最小备用电源容量。接下来,他们选择了符合标准规定的高容量锂电池组作为备用电源,并制定了详细的维护计划,包括每月一次的全面检查和每半年一次的深度维护。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保证系统在紧急情况下正常运作,同时也提高了整体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这正是TNAIC 001-2019标准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它促使我们在实践中更加注重细节,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达到最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