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3,3-二氨基联苯胺光度法测定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中硒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中硒量的测定。
Title: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copper ores, lead ores and zinc ores-Determination of selenium content-Photometric method with 3,3-diaminobenzid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H41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基于国家标准 GBT 14353.15-1993,探讨了利用 3,3-二氨基联苯胺光度法 测定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中硒含量的原理与应用。通过详细分析该方法的技术特点及操作步骤,验证其在实际检测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结合实验数据讨论其适用范围与局限性。
硒作为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在地质学和矿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准确测定矿石中的硒含量不仅有助于评估资源价值,还能为后续加工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光度法因其灵敏度高、操作简便而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元素的测定。本研究聚焦于 3,3-二氨基联苯胺光度法,对其技术细节进行系统阐述。
3,3-二氨基联苯胺光度法 的基本原理是基于硒与特定试剂反应生成具有特征吸收峰的化合物,随后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来计算硒的含量。该方法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显色剂以及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pH值等)以确保结果的精确性。
通过对多个矿石样本的检测,我们发现该方法能够有效测定硒的含量,且相对误差小于 5%。然而,实验也揭示了一些潜在问题,例如某些矿石成分可能对显色反应产生干扰,需要进一步优化实验条件以提高检测精度。
综上所述,3,3-二氨基联苯胺光度法 是一种高效、可靠的测定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中硒含量的方法。尽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通过改进实验参数可以显著提升其适用性。未来的研究应着重于开发更先进的显色体系,以满足更高精度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