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钨矿石、钼矿石中镍量的测定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本文件适用于钨矿石、钼矿石中镍含量的化学分析。
Title: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for tungsten ores and molybdenum ores - Part 8: Determination of nickel cont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H61
国际标准分类号:73.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4352.8-2010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钨矿石和钼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的一部分,具体涉及镍量的测定。这一标准为矿产资源的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确保了矿石质量评估的准确性与一致性。镍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在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因此其精确测定对于矿产开发和利用至关重要。
镍是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不锈钢制造、电池生产以及合金材料等领域。准确测定矿石中的镍含量不仅关系到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还直接影响到相关产业的成本控制和产品质量提升。例如,某大型钢铁企业通过严格遵循GB/T 14352.8-2010标准对进口矿石进行检测,成功优化了原料配比方案,使生产效率提高了15%。
根据GB/T 14352.8-2010的规定,镍量测定主要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的特点,能够有效排除其他元素干扰,保证结果的可靠性。以下是具体步骤:
以某有色金属矿山为例,该企业在实施GB/T 14352.8-2010标准后,显著提升了镍矿石品质监控水平。据统计,在过去一年内,该企业通过改进检测流程,避免了因误判导致的经济损失约300万元人民币。此外,该标准还促进了国内外技术交流,为中国矿产行业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未来镍量测定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例如,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数据分析系统可以进一步提高检测速度与准确性;而新型传感器的研发则有望降低操作难度,扩大适用范围。这些创新都将为GB/T 14352.8-2010标准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中国矿产资源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