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钨矿石和钼矿石中铅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钨矿石和钼矿石中铅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通常为0.01%~2%。
Title: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tungsten ores and molybdenum ores - Determination of lead content -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H41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4352.4-1993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钨矿石和钼矿石中铅含量的具体方法。这项标准为矿产资源的化学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确保了矿石质量检测的准确性与一致性。强酸溶解样品后,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量铅元素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出铅的含量。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对特定波长光吸收的定量分析技术。当铅原子被加热至高温火焰中时,其电子会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此时吸收特定波长的光。通过检测吸收光的强度,可以反推出铅元素的浓度。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的特点,尤其适用于痕量金属元素的测定。
钨矿石和钼矿石是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工业等领域。准确测定其中的铅含量对于评估矿石品质、优化冶炼工艺至关重要。例如,在钨矿石的加工过程中,过高的铅含量可能会影响产品的纯度和性能,因此需要严格控制。
某矿业公司在对一批钨矿石进行检测时,采用GBT 14352.4-1993标准,发现铅含量略高于预期值。经过进一步分析,确认是由于矿石来源不同导致的成分差异。公司据此调整了冶炼方案,有效提升了产品合格率。
综上所述,GBT 14352.4-1993不仅是一项技术规范,更是保障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工具。通过科学严谨的方法,能够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