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钨矿石、钼矿石中铋、镉、钴、铜、铁、锂、镍、磷、铅、锶、钒和锌量的测定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本文件适用于钨矿石、钼矿石中上述元素的定量分析。
Title: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for tungsten ores and molybdenum ores - Part 19: Determination of bismuth, cadmium, cobalt, copper, iron, lithium, nickel, phosphorus, lead, strontium, vanadium and zinc content -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H65
国际标准分类号:7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4352.19-2021 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钨矿石和钼矿石化学分析的重要文件,其中第19部分详细规定了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钨矿石和钼矿石中多种元素含量的方法。这些元素包括铋(Bi)、镉(Cd)、钴(Co)、铜(Cu)、铁(Fe)、锂(Li)、镍(Ni)、磷(P)、铅(Pb)、锶(Sr)、钒(V)和锌(Zn)。这一标准为矿产资源的高效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和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是一种先进的分析技术,其核心原理是利用高频感应产生的高温等离子体将样品中的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子或离子,进而通过测量其特征光谱强度来定量分析元素浓度。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广、多元素同时检测等特点。例如,在测定钨矿石中的钴和镍时,ICP-AES能够快速提供准确的结果,这对于评估矿石的经济价值至关重要。
某大型矿业公司在使用GBT 14352.19-2021标准进行钨矿石分析时,发现通过ICP-AES测得的钴含量显著高于预期。经过进一步研究,该公司确认这是由于矿石来源不同导致的成分差异。这一发现帮助公司优化了选矿工艺,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此外,通过该标准测定的磷含量也直接指导了尾矿处理方案的设计,避免了环境污染问题。
尽管GBT 14352.19-2021标准为矿石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样品前处理过程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不同实验室间设备性能差异可能导致数据偏差。因此,加强标准化培训和技术交流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GBT 14352.19-2021不仅是一项技术规范,更是推动矿产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工具。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这项标准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