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钨矿石和钼矿石中硒量的测定方法,采用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本文件适用于钨矿石、钼矿石中硒含量的测定。
Title: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for tungsten ores and molybdenum ores - Part 16: Determination of selenium cont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H42
国际标准分类号:73.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4352.16-2010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钨矿石和钼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的一部分,其重点在于硒量的测定。这一标准为矿产资源的科学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确保了矿石成分分析的准确性与一致性。通过这一标准,可以有效评估矿石中的硒含量,从而指导矿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硒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在工业和农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然而,过量的硒也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准确测定矿石中的硒含量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系到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还直接影响到后续加工工艺的设计以及产品的质量控制。
GBT 14352.16-2010规定了多种测定硒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这些方法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在实际操作中,选择合适的方法需综合考虑样品特性、检测需求以及实验室条件。
某大型钼矿企业曾采用GB/T 14352.16-2010标准对其矿石样品进行了硒含量测定。通过ICP-OES分析,发现矿石中硒的平均含量为0.002%,低于行业标准的安全限值。这一结果为企业优化生产工艺、减少环境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外,该企业的数据分析显示,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矿石中硒的含量呈现轻微上升趋势。这一发现促使企业加强了对深层矿石的监测力度,以确保生产活动的可持续性。
GBT 14352.16-2010标准为矿石中硒的测定提供了规范化的指导,其科学性和实用性得到了行业的广泛认可。通过对硒量的精确测定,不仅可以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还能有效降低环境风险,推动矿业的绿色转型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