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锯切用原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生产锯材为目的的针叶树和阔叶树原木。
Title:Sawn Timber Lo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 GBT 143-2006 锯切用原木 的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GBT 143-2006 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用于锯切加工的原木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验收规则及运输和储存等。该标准适用于以生产锯材为主要目的的原木。
锯切用原木主要用于生产各种规格的锯材,例如建筑用木材、家具制造用材以及包装材料等。这些锯材在工业和民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根据 GBT 143-2006 标准,原木的质量等级主要分为三个级别:一级、二级和三级。划分依据包括原木的直径、缺陷数量、材质均匀性等。一级原木质量最好,三级原木质量相对较低。
原木的直径通常是指原木两端断面上的平均直径。测量时需在距离端部 50mm 处进行,取两个相互垂直方向上的直径值并计算平均值。直径是评估原木质量和分级的重要参数之一。
根据标准,原木的常见缺陷包括:
这些缺陷会影响原木的强度和适用性。
原木的检验需要按照标准规定的程序进行,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和材质分析。合格的原木需满足直径、缺陷数量和材质均匀性的要求,并通过相关检测。
运输和储存原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原木的材质均匀性主要通过观察木材的颜色、纹理和密度分布来评估。均匀的材质有助于提高锯材的加工性能和成品质量。
如果原木不符合标准,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措施:
GBT 143-2006 主要适用于以锯切加工为目的的原木,不适用于特殊用途(如造纸原料)或其他加工方式(如旋切)的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