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熔模铸造模料灰分的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熔模铸造生产中使用的各种模料灰分含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Ash Content for Investment Casting Mold Material
中国标准分类号:H12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熔模铸造是一种精密铸造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医疗器械等领域。在熔模铸造工艺中,模料的质量直接影响铸件的精度与表面质量。因此,对模料的性能检测尤为重要,其中灰分测定是评估模料纯度的重要指标之一。GB/T 14235.3-1993 是我国针对熔模铸造模料灰分测定方法制定的标准,它为模料生产与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灰分是指模料在高温条件下燃烧后残留下来的无机物含量。灰分的高低直接反映了模料中杂质的多少,进而影响熔模的强度、耐热性和尺寸稳定性。高灰分会导致铸件表面出现缺陷,甚至影响后续加工。因此,通过灰分测定可以有效控制模料的质量,确保熔模铸造工艺的顺利进行。
根据GB/T 14235.3-1993标准,灰分测定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这一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包括温度、时间和环境湿度等,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某大型航空企业曾因模料灰分超标导致铸件表面出现裂纹,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通过采用GB/T 14235.3-1993标准对模料进行灰分测定,发现模料中的杂质含量远超标准限值。经过调整生产工艺,优化原料配比,灰分含量显著下降,最终解决了质量问题。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模料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亿元。而严格执行灰分测定标准,不仅可以提升产品质量,还能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GB/T 14235.3-1993标准为熔模铸造模料灰分测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方法,对于保障熔模铸造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标准的完善,灰分测定方法将进一步优化,助力熔模铸造行业迈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