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贵州羊肉火锅(遵义风味)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制作工艺、感官要求及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羊肉火锅(遵义风味)的传统黔菜烹饪技术规范。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paration of Traditional Guizhou Hot Pot with Lamb (Zunyi Flavor)
中国标准分类号:X4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贵州羊肉火锅(遵义风味)是传统黔菜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道美食,其烹饪技艺蕴含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和饮食智慧。在TQLY 136-2022《传统黔菜 贵州羊肉火锅(遵义风味)烹饪技术规范》中,有一条关于“汤底熬制”的条文尤为重要且有显著变化,值得深入探讨。
在旧版标准中,对汤底熬制的要求较为笼统,仅提到需要使用新鲜羊骨和多种香料长时间炖煮,但并未具体说明各阶段的操作细节及火候控制。而在新版标准中,则明确指出:首先将羊骨焯水去腥后,分两次加入清水分别熬制基础汤和高汤,基础汤需用小火慢炖至少4小时,期间保持汤面微沸;随后加入提前炒制好的香料包继续熬制约2小时,形成最终的高汤。此外,还特别强调了香料包的制作工艺——需选用八角、桂皮等八种以上香辛料,先干锅焙香再研磨成粉,确保香气充分释放而不致焦糊。
这一改变不仅提升了操作的科学性和可控性,也使得成品汤底更加浓郁醇厚,能够更好地激发后续食材的味道。实际应用时,厨师应严格按照比例调配香料,并注意观察汤面状态,避免因火力过大导致汤汁浑浊或营养成分流失。通过这样的改进,不仅能保证每一份遵义风味羊肉火锅都能达到统一的高品质标准,也让这道菜的文化传承更具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