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2048kbits、8448kbits、34368kbits、139264kbits光端机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和质量评定程序。本文件适用于基于上述速率的光端机的设计、生产和验收。
Title:Specification for Optical Terminal Equipment of 2048kbits, 8448kbits, 34368kbits and 139264kbits
中国标准分类号:L78
国际标准分类号:33.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3997-1999是中国国家标准,主要针对光端机的技术要求,涵盖了多种传输速率的标准规范。其中,2048kbits/s、8448kbits/s、34368kbits/s和139264kbits/s是该标准中定义的关键传输速率,这些速率在当时的通信网络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传输速率对应着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技术需求。例如,2048kbits/s(即2Mbps)是早期数字通信系统中最常见的速率之一,广泛应用于语音和数据传输。而更高的速率如8448kbits/s(约8.4Mbps)和34368kbits/s(约34Mbps)则满足了当时对高带宽的需求,常用于企业级网络连接和视频会议等场景。最高达到的速率139264kbits/s(约139Mbps)更是为高速数据传输提供了技术支持,适用于骨干网络和大规模数据中心。
GBT 13997-1999不仅规定了传输速率,还对光端机的性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其中包括信号失真度、误码率、光功率范围等关键指标。这些技术要求确保了设备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运行。例如,在信号失真度方面,标准要求设备能够将信号失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以某大型电信运营商为例,其在20世纪末部署了一套基于GBT 13997-1999标准的光端机系统。这套系统采用了多种传输速率,包括2048kbits/s和34368kbits/s,成功支持了全国范围内的语音和数据服务。特别是在北京至上海的长途光缆线路中,34368kbits/s的传输速率被广泛应用,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
通过引入GBT 13997-1999标准,该运营商不仅提高了自身的服务质量,也推动了国内通信技术的发展。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该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