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光纤预制棒智能工厂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设计与建设、设备与系统、生产管理、质量控制、能源管理、安全管理、环境管理及绩效评估。本文件适用于光纤预制棒智能工厂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
Title: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Intelligent Factory of Optical Fiber Preform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3.1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WJGDXLXH 004-2022《光纤预制棒智能工厂通用要求》中新旧版本在“生产过程数据采集”条款的差异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其变化背景与实际应用。
在原版本中,对于生产过程数据采集的要求较为笼统,仅强调了数据记录和保存,但并未具体说明数据采集的方式、频率以及存储格式。这导致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大的自由度,但也带来了数据不完整、难以追溯等问题。而新版标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应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并要求数据采集频率不低于每分钟一次,同时需确保数据以结构化格式存储,便于后续分析与共享。
这种改变背后的原因在于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企业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通过高频次、高质量的数据采集,可以实现更精准的质量控制、设备维护预测及生产调度优化。例如,在光纤预制棒生产过程中,通过对拉丝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的持续监测,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从而提高产品合格率。
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要求,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升级现有的生产设备,引入具备数据采集功能的智能化组件;其次,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将来自不同设备的数据整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生产信息链;最后,制定详细的数据管理规范,包括采集标准、存储策略及访问权限等内容,确保数据质量和安全性。
总之,“生产过程数据采集”的改进是TWJGDXLXH 004-2022标准的一大亮点,它不仅反映了行业技术进步的需求,也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企业应当抓住机遇,积极适应新的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