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利用着色剂法鉴别纺织纤维的方法和步骤。本文件适用于各种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及其混纺产品的纤维种类鉴别。
Title:Identification of textile fibers by dyeing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W51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3787-1992 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纺织纤维鉴别的一种重要方法,其核心在于利用着色剂对不同纤维材料进行染色反应,从而实现纤维种类的准确判断。这种方法不仅具有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的特点,而且在工业生产与质量检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着色剂法的核心在于通过化学试剂对纤维材料进行染色,不同纤维因其化学组成和结构的不同,会对染料产生不同的亲和力。例如,天然纤维如棉和羊毛会表现出不同的染色特性,而合成纤维如涤纶和尼龙则可能需要特定类型的染料才能有效着色。这种差异性使得着色剂法成为一种有效的纤维鉴别手段。
在纺织行业中,纤维的正确鉴别对于产品质量控制至关重要。例如,在服装制造中,不同纤维的混纺比例直接影响衣物的舒适度和耐用性;在家居用品领域,纤维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外观和使用寿命。因此,GBT 13787-1992 标准为纤维鉴别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并减少因误判导致的成本损失。
以某大型纺织品制造商为例,该公司曾因纤维混纺比例问题导致部分产品投诉率上升。通过引入GBT 13787-1992 标准中的着色剂法,公司成功优化了原料采购流程,将纤维误判率从原来的5%降低至0.5%,显著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随着科技的发展,纤维鉴别技术正朝着更加高效、精准的方向迈进。未来,结合现代仪器分析手段(如显微镜观察、光谱分析等),着色剂法有望进一步提升其在复杂纤维混合物中的适用性。同时,标准化体系的完善也将推动该方法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