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锆及锆合金中铪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锆及锆合金中铪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0.10%~3.00%。
Title:Zirconium and zirconium alloys - Methods of chemical analysis - Part 20: Determination of hafnium content -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H61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基于GBT 13747.20-2017《锆及锆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0部分:铪量的测定》标准,详细探讨了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锆及锆合金中铪含量的技术原理、实验步骤及其应用价值。通过系统分析该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性,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业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锆及锆合金因其优异的耐腐蚀性和高温性能,在核能、化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重要地位。铪作为锆的重要伴生元素,其含量的精确测定对于材料质量控制至关重要。传统的铪含量测定方法存在操作复杂或灵敏度不足等问题,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以其高效、准确的特点成为当前主流技术之一。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是一种基于原子发射光谱的定量分析手段。在该方法中,样品经过溶解处理后,通过雾化器进入高温等离子体环境。铪原子被激发至高能态,并释放特征波长的光辐射。通过检测这些特征光谱强度,可以实现对铪含量的精确测量。
以下是基于GBT 13747.20-2017标准的具体实验流程:
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低于2%,表明其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此外,通过与其他传统方法对比发现,ICP-AES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还显著降低了人为误差。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样品中含有较高浓度的其他金属元素时,可能会产生光谱重叠现象,从而影响测定精度。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采取适当的校正措施,例如稀释样品或优化仪器参数。
综上所述,基于GBT 13747.20-2017标准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是测定锆及锆合金中铪含量的一种可靠且高效的方法。尽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通过合理的设计与改进,该方法仍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