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氯化银浊度法和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锆及锆合金中氯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锆及锆合金中氯量的测定,测定范围分别为氯化银浊度法0.10 mg/kg~5.0 mg/kg,离子选择性电极法1.0 mg/kg~20 mg/kg。
Title: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zirconium and zirconium alloys - Part 16: Determination of chlorine content - Turbidity method with silver chloride and ion-selective electrode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H41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2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执行“GBT 13747.16-2017 锆及锆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6部分:氯量的测定 氯化银浊度法和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时,可以通过优化流程和资源利用来降低操作成本并提高效率。以下是基于标准核心原则提出的10项弹性方案。
采用统一规格的氯化银试剂,减少因试剂批次差异导致的误差,并提升测量的一致性。
根据实际使用频率,适当延长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校准周期,同时确保校准精度符合要求。
通过改进样品溶解步骤,缩短溶解时间,减少试剂消耗,同时提高样品均匀性。
引入自动化浊度仪代替人工观察,提高测量速度和准确性,同时减少人为误差。
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中,采用多点校准曲线代替单一校准点,以覆盖更广泛的浓度范围。
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进行初步处理后,用于其他低精度检测任务,减少浪费。
建立实验室设备共享平台,合理分配资源,避免重复购置设备,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将实验数据记录从纸质形式转为电子表格,便于长期存储、检索和分析,提升工作效率。
定期组织员工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操作熟练度,减少因操作不当造成的误差。
通过改善实验室温湿度控制条件,确保测量环境稳定,减少外部因素对结果的影响。